劉邦幸長老 口述真耶穌教會淡水教會歷史

(劉邦幸長老/口述)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讓我將記憶中口述淡水教會歷史,我花了一些時間去查考以前的資科,這些資料中,從我第一本的聽道筆記,這本相當舊,因為在聽道筆記中有記載日期,成立淡水祈禱所的時間就是民國52年11月15日,要是沒有聽道筆記,可能這個時間現在就抓不出來了。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讓我將記憶中口述淡水教會歷史,我花了一些時間去查考以前的資科,這些資料中,從我第一本的聽道筆記,這本相當舊,因為在聽道筆記中有記載日期,成立淡水祈禱所的時間就是民國52年11月15日,要是沒有聽道筆記,可能這個時間現在就抓不出來了。
美善的要持守
想要瞭解淡水教會歷史之前,先讓我們多了解一些,淡水教會出名的美事:

第一就是淡水教會的愛心,淡水教會的媽媽們很有愛心,她們用心接待照顧外地來淡水讀書的弟兄姐妹,与他們互動非常良好,都以某某媽媽稱呼。
第二淡水教會出很多傳道(洪德銘、郭祝壽、洪德祺、施福安、謝溪海、黃東文、林義鴻、吳永順、陳得力、田輝煌、潘佳舟、柏明智、李迪銘、葉文銓(在美國神學生)、陳健源(神學生)到目前為止有15位),淡水所謂出傳道並不一定是淡水本地的人,淡水本地所出的傳道有四位傳道,洪德銘傳道、洪德祺傳道、郭祝壽傳道、潘佳舟傳道;首先出來當傳道是洪德銘傳道與郭祝壽傳道,後來陸陸續續出來;在淡水讀書畢業的學生,後來回到各地教會,有擔任國內外各地教會的負責人、負責人太太、執事、執事娘、傳道娘的;淡水本地出兩位傳道娘,一位是洪德銘傳道娘(郭畹蕙),一位是施福安傳道娘(陳月嬌),在淡水畢業的學生,擔任起教會承先起後的工作,為神的國度盡力。
第三淡水教會還有一件優點,淡水教會願意將信徒奉獻給神的錢,不只留用於淡水教會,還願意將多餘的錢,幫助其他教會(或無息借款、或奉獻協助)作建堂或開拓工作使用,淡水教會認為信徒奉獻給神的錢,都是神的錢,不是我們淡水教會的錢,理當與其他教會共享,多年來幫助很多間教會,甚至事先為別教區某間新成立教會,出錢買下會堂,給當地信徒使用,後來我們建堂需要錢時,該區各教會一起將錢還給淡水教會。

第四淡水教會成立學生中心,免費接待外地來淡水讀書青年,以自由奉獻方式處理,從成立淡水教會就開始成立學生中心,為接待更多外地學生,民國63年增建三樓,後來又加蓋四樓,我們新會堂三樓全部分成二部成立男女學生中心,70年3月起每年發獎學金給清寒學生及成績優良的學生,幫助鼓勵本會外地學生,造就很多青年,這是我們這麼多年來讓人稱讚的地方。願大家共同努力將淡水教會的優點持守並發揚光大。
篳路藍縷,早期淡水
基督教在淡水的歷史,最早是從加拿大來的馬偕博士1872年3月9日登陸淡水,來北台灣傳基督教,淡水這個地方,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的重鎮,早期真道傳來淡水,福音工作也並不是那麼容易。
令人懷念的郭榮真執事
真耶穌教會早期在淡水開拓工作史上,必須要紀念的一位早期傳道工人,她就是郭榮真執事,郭榮真執事就是現在蔡陳福蓮姐妹的母親,郭榮真執事她們一家是長老會牧師的家庭,郭榮真執事原為牧師娘,後來到真耶穌教會慕道,得到神的恩典,原想在屏東傳道(她的先生是屏東長老教會擔任牧師),卻受家人阻擋,因而來到北部探親時,將真道傳給她的女兒,蔡媽媽後來搬來淡水,就成為淡水教會的第一顆種子。
早期淡水教會四顆種子

淡水教會的第一顆種子蔡媽媽(蔡陳福蓮姐妹)她在民國39年9月17日受洗,民國39年時家居臺北市的劉唇妹姊妹帶郭榮真執事向馬偕醫院的牧師劉天來夫婦見證,來淡水探望女兒時,將福音傳至劉媽媽家(劉黃秀貞姊妹),使劉媽媽成為淡水第二位受洗者,劉媽媽(劉邦幸執事的母親)受洗時間為民國43年11月14日,當然在這段期間內,郭執事依然相當努力傳福音,而當時還有一位信徒,她叫做”燕婆”(林從道長老說她是陸魁奇的外祖母)她住在淡海,我參加她的告別式,那時她都在台北教會聚會;淡水教會早期真正的福音工作是由蔡媽媽開始,當然郭榮真執事也從屏東來此工作;在我印象中,民國42年某一天林奉來長老及其他信徒來我家家庭聚會,那時我母親對信仰的態度極為保守,因為怕家父知道,不讓我們小孩子知道,那天當聚會結束禱告時,我站後面偷看(我第一次看見靈言禱告),並覺得很有趣,”咦!怎麼會這樣?”這是我對真耶穌教會的第一印象,當時我才國小二年級學生,然後43年我母親受洗,隔年,陳俊輝的母親,陳媽媽(陳張金柳姊妹)成為第三顆種子,然後才是陳守謙執事的母親(陳魏英妹姊妹)第四顆種子,就這樣一代傳一代,在我印象中,淡水教會能有今天的成果,一方面是神的帶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有郭榮真執事這位令人尊敬的工作者努力見證的結果。

在我小時候,我看她常來我家講道,傳福音,作見證,一講就一、兩個小時,在我日式建築的老家裏,她都固定坐在電話旁,面對著海的位子,當她口渴時並不喝茶,而是直接嚼茶葉,邊嚼邊講,然後才禱告,當我母親受洗之後,她繼續傳給陳俊輝的母親,當時陳媽媽在考慮是否受洗的問題時,郭執事心中感到灰心,想回屏東去,結果那天早上在蔡媽媽家(淡江中學老師宿舍),天使唱詩給她聽,後來她問蔡媽媽有沒有聽到,蔡媽媽回答沒有,但郭執事卻聽得很清楚,意思就是”為主做工不落空”,她就重新得力,繼續工作,而陳俊輝的母親也受洗了,然後才傳給陳執事的母親。
早期聖工另一階段開展,福音傳到洪家

在早期,蔡媽媽的工作精神很可佩的,因為她曾經患乳癌,蔡爸爸為蔡媽媽的乳癌向主迫切禱告,他看見神的榮光照在她的胸部上,腫瘤就消失了,她得醫治,她感念主的恩典,勇敢作見證,藉著乳癌得醫治,因她先生與洪傳道的父親在同一學校服務,約於民國五十年洪傳道的母親關心蔡媽媽乳癌病情,蔡媽媽將乳癌得醫治見證給洪傳道的母親,真道傳到洪傳道的家,洪傳道的外祖母得恩典先受洗,後來洪家一位一位接受真道。約於民國五十年蔡媽媽將福音傳至劉媽媽(劉陳麗僊)家。淡水早期見證者就是蔡媽媽、劉媽媽、陳媽媽、楊媽媽,林媽媽及郭祝壽傳道的母親,她們都勇敢地作見證,因此漸漸向外傳開。而曾經有一段時間是在我家聚會,有一次聚會前,我父親突然回來,我母親大吃一驚,父親拿了文件就出去了;另一次是父親身體不適在家修養,當時信徒傳道到我家聚會,那時母親不知如何是好,但感謝主,那天父親睡得很沉,不知道在我家有聚會這回事。
成立淡水祈禱所
民國52年11月15日淡水祈禱所正式成立(暑假開始家庭聚會),地點是在王高娥姐妹的女婿家(陳耀成弟兄即陳兆祥弟兄的父親),位置在長老教會的後面,即現在的七條通附近,當時每週日下午兩點都有聚會,人數都在一,二十人左右,主講者是當時駐牧大同教會的陳 職傳道,那時我高一,而聚會出席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大家都很認真聽道,而賴英夫傳道當時唸淡江大學,後來幫忙翻譯國語的工作,當時有位劉媽媽(劉陳麗僊姊妹),她先生是商船船長,但不懂台語,很奇妙,當祈禱所成立聚會那天,陳傳道用台語講道,劉先生居然都聽懂,之後這一家人就成為信徒,熱心服侍主(劉陳麗僊姐妹全家於1964年1月4日在大同教會受洗,是淡水教會第一次全家受洗),民國54年12月因王姐妹的女婿要搬家,我們的聚會移至陳魏英妹姐妹家,兒童聚會在劉媽媽(劉陳麗僊)家舉行。
真道傳到郭家、林家,預備建立淡水教會

真道傳到郭祝壽傳道家,又改至郭傳道家聚會,其間有一位林張惜姊妹,她大女兒林麗香姐妹因被人驚嚇,於黃昏入夜之後就會身心不安,郭祝壽傳道的母親傳福音給她們,她們來聽道,禱告得聖靈後,從此不再懼怕,這是早期神蹟之一。我母親當時胃長了三顆瘤,極為疼痛,到醫院檢查時,醫生責備她太晚就醫,母親就請教會信徒幫助代禱,有一天晚上床睡覺,母親夢見一位身穿白衣的人,站在她床前不說話,他第一個動作就是拉出自己的舌頭(很長),母親見狀,在夢境中下意識地也拉出自已的舌頭,往下一看有三個黑洞,母親就說:”呀!貪吃”,穿白衣者縮回舌頭後說:”要醫妳的病還不簡單?”之後母親就醒了,很奇妙,三顆瘤就消失了,直到現在,沒有聽道家母說她胃不舒服。

民國55年林太太(林張惜姊妹)在淡水老街渡船頭對面半山附近買了一間二樓公寓,民國56年3月5日開始在那裡聚會,福音就一直向外傳,過不久林太太全家都搬去日本福岡,但公寓還是留給教會使用,民國六十一年林先生想收回二樓公寓,因為親戚要使用,那時大家才發覺建會堂的重要性,在林太太(林張惜姊妹)家聚會至61年10月2日止,將二樓聚會地方,交還給林家,願主紀念林太太的愛心。
同心禱告,向神祈求,建立淡水教會
開始準備建堂聖工,那時信徒才二、三十人,而大家都很熱心奉獻,開始建堂基金有70、000元,那時買本會堂卻需要425、000元,所以大家開始禱告,要靠主買下會堂,於是開始認捐,一共募得260、000元,而台北教會又贊助50、000元,於是僅缺115、000元,大家還是不斷的禱告,感謝主,奉獻一直增加,而在找地時,我們就來到這裡(淡水鎮英專路28巷2弄19號),當時才剛開始打地基而已,所以就決定買下透天兩層樓房;民國62年5月14日會堂正式完工,結算經費時發現剩下70,000元,剛好就是當初決定買會堂的預備經費,會堂及內部的所有設備及物品,全部都是向神禱告而得。
教會完工,即刻舉開佈道大會
62年5月14日會堂內部全部完工,剛好北投教會舉辦佈道會,楊約翰長老和朱榮道長老提前二天來淡水在剛完工的教會(62年5月14~16日)舉開三天臨時佈道會,舉行第一天佈道會,信徒們努力傳福音引導人來聽道,因此會堂客滿,信徒們為主作工大得喜樂。民國62年6月1日,經總會批准正式成立淡水教會。
首次靈恩佈道大會,恩典滿滿
民國62年11月1至4日舉辦淡水教會舉行首次靈恩佈道大會,那次有一位李奎璧老先生,是佛教卍字會淡水分會的監事,那時候他身體中風,我的信徒去邀請他,他就來教會,坐在前面聽佈道會,那時很奇妙,聖靈親自做工,聽完佈道會後,大家很迫切的禱告,神的靈也在運行,聚會完我到樓下接待慕道者,突然聽到樓上,嘩!很大聲,那時有拍手及呼叫的聲音,我就衝上來,看到李老先生在做見證,他說,我的手本來不能自由活動,現在可以舉起來,腳本來也只能碎步走,現在可以大步走了,後來在二樓會堂走過來又走過去,將手舉高給人看,大家都拍手歡呼,感謝神讚美主,這是淡水教會第一次靈恩佈道會所發生的神蹟。後來很可惜,李老先生家人知道他來真耶穌教會慕道,也得到神的憐憫,他孩子們想他是佛教卍字會淡水分會監事,身份很尊貴,後來他的子孫們不准他來教會,也不讓信徒和他見面,往後李老先生情況就不得而知了,我們還是很懷念他得到神恩典的這件事,印象深刻。佈道會期間,敬媽媽(張錦花姐妹)因為身體不好,郭二嫂(楊順安姐妹)郭泰壽弟兄的太太,帶領她來教會,禱告感受到神的恩典,那次靈恩會我們到內雙溪施洗,受洗時,敬媽媽她很激動的大叫說,水是紅的,水是紅的,好美啊! 受洗後爬上岸來很高興地大叫感謝主,那時有另一位姐妹看到天開了,而且看到天使,很高興。
神蹟奇事源源不斷
淡水教會初期洗禮時出現水變成血好幾次,很遺憾我都沒看見,岸上人叫說水變成血了,我在協助傳道受洗時,我一直看水,卻看不到血,我拼命看,水還是水;還有一次已過世的蕭太太,看的血是漂的,漂過來又漂過去;還有一次就讀基督書院林振宇弟兄,受洗時很奇妙,他穿背心下水,有弟兄看到他除了背心以外身體都是血,淡水教會看水變血有很多次,但受洗也有受阻礙,有一位黃老業弟兄受洗時身體變硬,要將他身體全身入水,壓不下去,魔鬼做工,後來沒辦法,奉主耶穌聖名趕撒旦,才洗禮完成,幾年後他也失蹤了不知去向。
福音工作更上一層樓

成立淡水教會後,聖工不斷的發展,福音工作方面,那一位認真傳福音,引人歸主,神便賜福使他愈傳愈多;淡水教會信徒很尊重陳執事的母親,因為她很注重靈修,很會禱告,且很勇敢傳福音,淡水教會第一階段傳福音的重心是蔡媽媽,第二階段成立淡水教會以後就是陳媽媽,她傳福音引人歸主工作很積極,帶領多人信主。
淡水教會一直發展,民國63年12月增建三樓,成立學生中心,讓外地青年可以住在教會,也可以服事神,之後又過了十年(民國73年)淡水教會信徒數已超過160名,聖工不斷向外發展,聚會已經感到擁擠,必須尋找新會堂。
一千兩銀子的啟示,預備建新會堂

當時我們三位負責人都很節儉(並不是說現在的年輕負責人不節儉),我們對教會的錢都算得很清楚,有錢就往銀行存,後來碰到通貨膨脹,我們發現存在銀行所生的利息,比不上鈔票貶值,那時蔡崇仁大哥是財務負責人,他就著急了,他說”這樣不行,我們現在就好比那位將一千銀子埋在地裏的惡僕人一樣,我們應該將錢拿出來投資才對!”他一提出這種想法,我們都認為可行,於是我們開始尋找要買建堂的土地,在尋找過程中,有一天蔡校長和蔡媽媽早上散步時,就走到現在新會堂的地方,他們看到一間有游泳池的別墅很漂亮,後來他們知道那間別墅要賣,就向教會提出,是否將它買起來建會堂,第一次提及此事,我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因為我的構想是買在學府路裡面更寬闊的地方,因大部份信徒都集中在那地區,蔡媽媽第二次再提出時,我們就開始考慮其可行性,並舉開淡水教會信徒大會來討論,當時表決結果蠻有趣的,因為贊成與反對各佔一半,之前我與大同教會負責人討論過買地的事情,大同教會林恒信執事就對我說:”若你們買了地,大同教會就將這部九人座的車子送給你們使用。”那時信徒會議無法做出結論之際,我身為主席,就將這件事說了出來,”有了車子,以後就可以接送老信徒,不是很方便嗎?”這樣一說,表決馬上改為全體贊成,於是我們在75年5月13日簽約購買新會堂就買了那塊地約120坪的別墅。
預備計劃,等候神旨,建設新會堂

買下新會堂建地,並開始計畫建堂事宜,並決定存款到200萬元時,就建新會堂,那時教會已經都沒錢了(因為花了289萬元買地,再加上稅金…等,共花了約450萬元);聖工不斷向外發展,聚會已經感到擁擠,建新會堂時間還是遙遙無期,信徒數不斷增加,職務會決定舊會堂先行擴建,於民國76年擴建傳道房、教室、廚房、學生中心、二樓會堂講台往後移,會堂可增加40個坐位,不到二年會堂依然擁擠。
我們決定存款到達200萬元時就要開始建會堂,當初構想是將舊有別墅頂樓打掉,再加建成為兩層會堂,結果一等就是七,八年,好不容易存到200萬,於是要開始計劃建新會堂,但很碰巧,高爾夫山莊的別墅也開始改建,二樓別墅改建成五層樓房,也建12層的觀海大樓,於是我們決定暫緩,等其他房屋改建好之後,再建一間能配合社區的教堂,所以我們的新會堂才會建成這樣,在當時能建這樣的會堂,仔細回想的話,我們靠的是信心,看看淡水教會有多少信徒,有幾位是富裕的呢?建築經費已經超過了一億元了,我們哪有這種力量?所以購地後大家心裡就有一個共同的理念,要為主投資,為主賺錢,淡水教會就是這樣建成的,淡水教會信徒奉獻三筆土地各150坪,其中二筆在購買新會堂時就下定決心,為了建會堂而投資,奉獻給主,作為建堂的費用,雖然目前土地價錢不理想,也賣不出去,相信必有主的美意,最起碼這三筆土地,給負責人有勇氣有信心,以借貸四五千萬借款來完成建堂的聖工。
高爾夫山莊的別墅改建完工後,我們也依照原先計劃,設計一間配合社區的教會,就在此時,政府又發佈開發淡海新市鎮計劃,預計30萬人口進駐新開發區,那時我們考慮到新開發區完成後,信徒一定會增加,到時會堂又要拆掉重建會很麻煩,於是又停下來,過不久於民國81年4月22日以2000萬將隔壁一棟78坪大的別墅買下,感謝主祂有預備,買下後,建堂奉獻的錢不斷進來。
開工要完工,學習建殿新功課

83年8月20日上午7時在新會堂用地舉行開工感恩禮拜,那時建堂基金已超過一千萬元,信徒不斷禱告,也熱心奉獻,逐步完成,其中借貸四五千萬,那三筆土地依然存在,成為將來還債的本錢,求神給我們有好機會,賞賜土地有好價錢,我們已盡心了,求主施恩祝福;新會堂於民國87年1月3日安息日正式聚會,之後發生一些事情,我們於民國91年12月20日用新台幣一千零一十四萬再買下會堂全面的靠近會堂的土地,其餘的土地依然向政府承租。建堂至今已經九年了,建堂過程中也發生一些事,主也要我們學習建殿的功課,如今學習的功課已完成目標,問題一一解決,神賞賜給我們淡水教會目前要完成的是,三十年前未完成的事<獻堂>,要我們在淡水教會成立三十週年那一天完成,感謝主的大恩典,求主保守我們淡水教會,不止教堂建築外觀雄偉,更用主寶血救贖的信徒所組成的淡水教會,有主長成的生命,發出基督馨香之氣,百合花潔白芬芳,過超俗得勝的生活。願主我們 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詩九十17)。阿門!
民國39年 9月17日,淡水教會結出第一顆果子(蔡陳福蓮姐妹),
民國52年11月15日,在王高娥姐妹的女婿陳耀成弟兄家,成立了淡水祈禱所。
民國62年 6月 1日,成立淡水教會。
民國92年10月10日,淡水教會,三十歲,並舉行新會堂獻堂典禮。
民國101年10月 8日,為分設三芝教會購地完成。
民國102年6月 1日,淡水教會,四十歲。 民國62年6月1日淡水教會成立之初,信徒人數為76名